分类目录归档:读书与写作

《笔记本圆梦计划》笔记

 

概述

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在豆瓣上发现的,放在待读清单里一年后买下。读了之后照着书里介绍的方法做笔记,但却并没有给生活带了很大的改变。想起来也好笑,一个普通小县城里的高中生,凭着笔记本能给自己带来多少机会和改变呢?没多久,鼓捣很久的笔记本就放在了一边。直到最近,整理柜子时发现了这本书,准备把它清理掉,就顺手整理了一下笔记。

作者的一个主要观点就是把梦想在笔记本上写下来(梦想笔记本),然后把梦想细化成年月周日的目标(行动笔记本),同时记录对实现梦想有用的信息和思考(思考笔记本)。其他的大多数观点就很普通了,比如通过多任务并行来节约时间,给任务设立Deadline等等。大部分都是一些提高效率的常识,在知乎或是Quora上都可以找到一大堆这样的小技巧。这本书可以用来了解时间管理上的常识和笔记本的使用方法,但现在看来,并不推荐购买,如果感兴趣可以先看看我整理的章节要点。不过作者书后附录的梦想金字塔和未来年表倒是值得试着做一下(见文末附录)

书中也有一些我看来不合适的观点。比如作者把所有的资料全部打印成纸质,分类收集。这样并不利于检索,不如把资料都放进OneNote或是其他笔记软件。另外,有些不太实用的章节就没有整理出来。总之,多思考,多实践,不要迷信笔记本的力量,更不要掉进追求完美工具的怪圈(多少人把时间都花在了选择工具上)。

虽然没有完全按照作者的方法做笔记,但未来年表和梦想金字塔我倒是认真做了。我目前主要使用OneNote来收集整理资料、做笔记和写总结等。平时会配合使用一个小的纸质笔记本来记录日常任务、短期计划和一些杂乱的想法。日记则有专门的日记本。

 

章节要点

一、记事本的使用方法将决定你的人生

  1. 把梦想写进记事本,随身携带。
  2. 借由书写的仪式感加强情感。
  3. 使用笔记本来分担大脑的压力。
  4. 使用活页记事本和自动铅笔,圣经大小(FILOFAX牌)。

二、没有梦想,就无法让美梦成真

  1. 长远思考自己的目标,梦想,想做的事,列出“想做的事清单”。
  2. 不必被世俗的眼光约束,自由的写下所有想做的事。
  3. 给清单分类,共六类,见文末附录。
  4. 做未来年表,把清单填入年表,以5年为一单位。
  5. 认清现实,衡量差距,细化目标。尝试将目标转化为习惯。
  6. 目标可以延期,但不能放弃。

 

三、三种笔记本,让梦想都实现

  1. 梦想笔记本,让梦想具体化(描述,图像),列出实现的必要条件,转换成目标(年月日)。
  2. 制作进度确认表,监控完成率。
  3. 行动记事本,核心是中长期及短期计划行程表。
  4. 收集自己觉得重要的句子,分类整理。时常抽出来,放在日程表里,或是书写思考。
  5. 制作执行清单,设置优先级,收录临时任务。
  6. 思考笔记本,用确认清单来组织整合项目,或做头脑风暴思考。标注具体方法,注意事项等。

 

四、我的工作术与读书术

  1. 没有期限的工作是无法期待成果的
    不管是多么细微、无趣的工作,只要给它一个期限(deadline),突然间对这个工作的态度就不一样了。
  1. 将所有的目标数据化(无法数据化的目标,根本就称不上目标)
    将目标数据化有助于养成好习惯,“一个人的习惯会造成他的人格,人格将会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1. 把“重点是什么”当作口头禅。
    经常在心里默念,“重点是什么?现在最重要,最要紧的是什么?”
  1. 无法解决的问题,是不会发生在你身上的。
  2. 终身学习。学会运用知识。
  3. 先沉住气,找到最短距离后再向前冲。
    “对于任何事都不马上付诸行动,首先思考最有效率的方法,才开始进行。”
  1. 积极找机会与大人物接触。
    重要的是要保持与人邂逅、得到鼓励的心情,将“想要碰面听听您的意见”的热情传达给对方。
  1. “人们对言行得体的人没有攻击力。”
    “比起任何事,礼仪都是最重要的,与人相处时敞开心胸,让对方也接受我。应该要顾及对方的心情,不要有引起对方不快的行为。”

    我的公司的三条社训:一、要大声的与人打招呼。打起精神来。二、展现你的笑容、让心情快乐。三、对人要有礼貌,尊敬他人。

  1. 无法心怀感激的人只会斤斤计较。

        心得:

  1. 好运的人,现象也很好。给人一种光明、温暖的感觉。不责备他人。有活力。心怀感恩,早起,明朗。
  2. 不开朗的人心里有许多杂念。要去除这些杂念(讨厌的想法、憎恨、痛苦),必须把心从最原始的地方开始整理。
  3. 最基本的是要对双亲怀有感恩、感谢的心。这样人们才会重视他。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只会以利益为前提与人交往。

        努力养成心怀感激的习惯:

  1. 人的心若是放任不管,就很容易陷入负面的情绪当中。

    举例来说,当你觉得不是那么喜欢某个人时,很快地就会有这个人很讨厌或不好对付的感觉,这是人心自然的发展。所以,我们就要努力抑止人心自然的发展。不论这个人让你觉得讨厌的理由为何,在那之中一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总而言之,不要去批评别人的缺点,而是养成只看好的一面的习惯,就会自然而然产生感谢的心情。

    与此同时,因为自己以感谢的心情待人接物,对方也会因此改变。

    越是对人怀有感谢的心情,就越会加深心里的平静。

五、我的信息收集与信息整理术

  1. 使用笔记本记下所有重要的事情边
    与人谈话边记下要点
    为重要的人设立资料专区
  2. 一件事情整理在一张活页纸上
  3. 收集信息的三种利器:梦想、红笔、比较
    以梦想为出发点去收集信息会提高信息的质量
  4. 报纸要先看再读
  5. 利用杂志、书籍的空白处
  6. 网络是最有效的信息收集工具
    与”思考“工作相关的信息,能够“打印成纸本”是最好的。
  7. 整理信息的三种利器:记事本、电脑、A4档案夹
    所有的资料限定为笔记本大小(圣经尺寸)和A4
    信息要整理的有条理,方便查阅

 

六、我的时间创造术

  1. 多用“同时进行”的活动
  2. 投资时间

        不论是什么场合,我都会考虑“是否可以用金钱来换取时间呢?”

        举例:

  • 不论价格便宜或贵,消耗品一次大量购买;
  • 坐头等舱,换取优质的工作环境;
  • 感兴趣的书,立即买下,省去犹豫的时间。
  1. 善用手机,增加时间
    (多部)手机依功能分开使用,提升时间的效率。(比如边打电话,边看信件)
  1. 排除会打断集中思考的要素
    我建议最好一开始就排除可能会出现的打扰。当我想集中精神在工作上时,会事先把其他细微的杂事或是与人相关的工作统一处理好。
  1. 有条不紊,不再东翻西找
    把东西整理好,制造出一个自己使用起来十分顺手的环境,就能减少很多找东西的时间。(可以把合适的衣服搭配拍下来贴在衣柜上)
  1. 说话要开门见山
    社内沟通的基本要求就是“只看主题”,“结论优先”。这是不浪费自己及他人的时间的方法。

    为了让人际关系更加圆滑,必要的场合下,我自己也会有意识地空出一段时间跟他人闲扯。

  1. 有效的处理电子邮件
    基本上靠打电话可以解决的事情就用打电话的方式处理。
  1. 休息时要拼命地休息、玩乐
    我认为,因为拥有休息时间而有余裕享受与工作不同的充实感,也是成功人士不可或缺的能力。
  1. “灵感”多在休息时间迸发

七、我的经营&管理核心

  1. 比获利更重要的东西
    经验公司最大的目的绝对不是在追求营收、获利,而是让经营者的梦想及感动,与员工、顾客、股东、合作厂商等人共同分享。

    经营者若不能抱着想与所有事业相关的人共同实现梦想的想法,终究是无法得到最佳成果的。

    下面几个小节的内容没有什么新意,主要是注意细节,求胜心理等话题。有一节的标题为:政策制定的标准为“笑容”和“感动”,倒是值得思考一下。

 

八、格言

  1. 与别人做一样的事情,是无法赚钱的。
  2. 发明其实是一种组合。就像附有橡皮擦的铅笔。
  3. 绝对不会消失的基础建设事业,能够产生稳定的收益。
  4. 一个人的习惯会造成他的人格,人格将会左右一个人的命运。

 

九、梦想金字塔&未来年表

IMG_1311

梦想金字塔

三种笔记本

三种记事本与内容索引

笔记术

圆梦笔记本范例

未来年表

未来年表

 

 

 

《奇特的一生》笔记

概述

bookcard

从一排旧书里取出这本书页发黄的小册子,借书卡上记录的最后一个借阅者是1989年化工专业的陈秋民。书里面还夹着他的一封叠起来的家书,不知道为什么没有寄出。已经过去快三十年了呢。还是要感叹一下,生活真奇妙。

这本薄薄的小册子讲了柳比歇夫和他的时间统计法。他的时间统计法说来也简单,就是在记事本上记下每一件事情花费的时间,然后每个月,每一年做出详细的总结和分析。这样的时间统计,他坚持了五十六年。在这五十六年里,他发表了七十来部学术著作,五百多印张各种各样的论文和专著。还有其他数不清的成就。

我推荐每一个想在某个领域内有所成就的人都尝试进行时间统计,这也暗合了《异类》中所提出的一万个小时理论。(推荐使用aTimeLogger来进行统计,参见我的介绍

像是书里说的:“如果每个人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也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人感叹自己因能力有限而一事无成”。他用自己的人生做了一个实验,希望我们不要辜负他,也不要辜负自己的潜能和才华。

摘录

(依照阅读顺序排列,段落标题自取)

屁股

我说,他的坐功当然是极好的。坐功好,不也是某些天才的特点么。说起来,这种本事在昆虫学之类的专业中颇为普遍,同时也是必需的。柳比歇夫自己就说过,他属于这样一类的学者,给他们照相,不该照脸,该照臀部。

时间感

多年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集体深处滴答滴答走着的生物钟,在他身上已成为一种感觉兼知觉器官。

他借助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自我解剖

做这样的分析(此处指分析自己的日常时间花销),比作忏悔需要更大的精神力量。在上帝面前坦白,总要比在凡人面前坦白容易些。把自己的弱点、恶习、空虚等等统统暴露在众人面前和自己面前,是需要勇气的。德鲁克说的对,只有让-雅克·卢梭或托尔斯泰这样的人,才能严格无情地解剖自己。

时间下脚料

“我在一天之内是怎么安排读书时间的?清早,头脑清醒,我看颜色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的著作。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第一,路途的不便你感觉不到,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的状况比在其他条件下良好。”

工作越深入,面也越宽。先是需要认真研究一下数学,后来又轮到哲学。……已经晚了,但他终于明白,他不懂历史不懂文学是不行的;不知道为什么,他还需要懂得一点音乐……

纯时间

应该挖掘一切时间潜力。明摆着,人不能老是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应当正确利用工作时间。从时间中找时间。

“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刨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工作经验表明,约有十二三小时毛时间可以用于非标准活动,诸如上班办公、学术工作、社会工作、娱乐等等。”

有效时间

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他决定,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也就是说,比方写一篇有独特见解的论文吧,占用的时间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是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该钻研数学,累了边看书。

应当学会不受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三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三个小时,不干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的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也不听收音机……

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像某些研究所一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着计划能不能完成。

应当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他把一昼夜中的有效时间即纯时间算成十个小时,分成三个单位,或六个“半单位”,正负误差不超过十分钟。

除了最富于创造性的第一类工作外,所有规定的工作量他都竭力按时完成。

要采用这种方法,必须知道一切有效时间,洞察时间中一切曲里拐弯的地方和空白点。这个方法不承认有什么不能利用的时间。所有的时间一视同仁,一样的宝贵。对于人,不应当有什么坏的,无用的,多余的时间。也没有休息的时间。所谓休息,是两种工作的交替,就像是正确的田间轮作制。

计划的制定

结算同时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下个月的计划。

制定年度计划或月计划时,不得不依靠过去的经验。例如我计划要看一本什么书。根据老经验我知道我一小时能卡看……我就根据这个老经验来定计划。

“所有看过的东西,我都要仔细研究。怎么研究?如果一本书谈的是我不大了解的新东西,我就尽量做摘要。凡是比较重要的书,我都尽量写一份评论性的简介。”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观察自己

做年度总结,要求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研究:效率有什么变化,什么没有完成,为什么……

柳比歇夫以他的总结作为镜子。这面镜子的水银有点儿特别:它找出来的不是人现在的面目,而是他过去的面目,才过去不久的。

柳比歇夫的总结公正客观的反应了过去一年的历史。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化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

心境

个人的悲剧仿佛没有波及他的工作精力,在日记、总结和计划中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私生活和心境不能妨碍工作。心境及其它的喜怒哀乐自有它们的时间,统统放在“家务”栏里。

精神面貌

人的精华中,最值得称道的、最牢固的,是精神价值。一年年过去,学生们没有一点遗憾,若无其事地换了导师、师傅、老师,换了头头,换了心爱的画家和作家。但是,谁要有福气遇见一个纯洁的、精神世界很美的人,你恨不得把心都掏给他这样的一个人,——谁要是遇见了这样一个人,就没有什么可换了。因为人不可能长进得超过身量或真诚。

衣着

稍有些故作“癫狂”,并不坏:小市民会对你有些讥讽嘲笑,这是一种有益的心理上的锻炼,能让你我行我素的精神……

科学家的文化修养

这些人的文化修养,广度和深度都比得上文艺复兴时代的意大利人和法国的百科全书派。当时,科学家兼是思想家。科学家善于使本学科与整个文化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科学与思想携手并进。如今,这种友好合作关系被破坏了。

分类与整理

对一位科学家来说,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即使这一工作没有什么重大的意义,例如坐坐复制品的卡片目录,但从事这一工作时,感到很愉快。这种快感,实际上就是意义本身。

这种为科学家和分类学家所独具的想法,在柳比歇夫身上也可以找到。每个科学家在某种程度上都有一种特性,那就是要把混乱的东西归纳成体系,发现其内在的联系,总结其规律性。

特别的事业

在我们的时代,决心献身于一种旁人看来极不严肃的工作,是需要有一定的勇气的。需要勇气和热爱。当然,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总是热爱自己那一门科学的。特别是当科学研究的对象本身是很没的时候。不过,除了星星、蝴蝶、云彩、矿物而外,还有美的东西,不过这种美,除了专家,谁也看不见。这大部分还是抽象的东西,如数学、力学、光学。

一个上了年纪的、仪态端庄的人,突然无视身旁的行人,跨过水洼去追一个甲壳虫,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婴儿般的纯洁和不顾一切的品质。他说,人们把昆虫学家看成是傻瓜,这又是反而是一件好事,因为这样,昆虫学家们就可以毫无危险地闯入最富“掠夺性”的地点,反正人们会把他们当作无害的怪物加以嘲笑的。

深入与全面的矛盾

有这么一句古老的谚语:一个医生,如果他仅仅是一个好医生,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好医生。对科学家当然也可以这么说。一个科学家如果他仅仅是一个科学家。那他就不可能是一个大科学家。当想象力和灵感消失时,创造性的源泉也就枯竭了。创造性的源泉也要求兼及旁骛。否则科学家就只剩下追求事实了。

了解一个人——这就是要看到他的矛盾之处。

他常说:谁要是同现实妥协,谁就是对未来没有信心。

几条守则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 睡得很多,十小时左右
  •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他几乎从未抱怨过自己没有时间,我早就注意到,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时时考虑时效

他对时间就象对不可或缺的生活口粮那样重视。“消磨时间”——这是不可能在他头脑中产生的念头。任何时间对他来说都是宝贝。时间是进行创造的时间,认识事物的时间,享受生活乐趣的时间。他对时间满心崇敬。原来,一生完全不象通常人们所认为的那么短暂。这里问题不在寿命长短,也不在工作安排得满腾腾的。柳比歇夫的经验在于充分使用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一小时中的每一分钟,时时考虑实效。一生的时间是极长的时间,在一生中可以把工作干个够,可以读大量的书籍,可以学会好几种语言,可以出门旅行,可以饱听音乐,可以教育子女,可以在乡下居住,也可以在城里居住,可以栽培花园,可以培养青年一代……
如果我们自己慢慢吞吞,那么生活就不等人。

我们好象只能使用经过精选的时间。我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个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时间。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适用。啊,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互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借口是怎样在削弱和腐蚀我们的灵魂……

他不去为出版自己的著作而钻营,不到编辑部去奔走,他也不去讲情求告……
他舍不得把时间耗费在这些事上。
他避免必要的串门和喜庆活动。

写信的原则以及为何写信

“紧急的书信,我立即答复,其它的书信,则暂缓作复。在写重要著作时,除紧急者外,一切书信都搁置一段时间再作回答。
“我力求答复每一封信,因为我的书信来往,数量适度,从中我得到一种满足,还因为通信不但并不妨碍我的基本目标,相反,还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达到这些基本目标。”

写信是柳比歇夫实际能够给予人们的一种小小的帮助。由于有可能帮助人,他变得十分慷慨,他忘掉了时间,不惜一切,全力以赴。他的评语实际上是一篇非常详细的评论。他无私、无偿地做这些事。他分析错误,找出可疑之处,进行论争;他还做编辑的工作——改正错误、指出问题、提出建议。不太认识的人、完全不认识的人来向他求教,他也不拒绝。

争论

柳比歇夫利用每次机会去寻求真心诚意和摆事实讲道理的论争,他要求双方都能容忍不同的意见。他属于那么一种罕见的人,当人们同这种人争论时,感到很愉快。当他开始同强有力的对手争论时,他力求理解透彻对方正确的一面。

物质

时间统计法为他创造了高度理智和健康的生活。他的时间统计法,使他如此繁忙,以致他很容易忽视很多日常饮食起居方面的不利条件。它使他轻松地、宽宏大度地去忍受人们所做的一些蠢事以及公务中的例行公事和杂乱无章,而不去同人怄气。因此他心神安宁、神经健全。

他需要的东西极有限:有一个放书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有一个宁静安详的工作环境就够了。当然,宁静安谧这一个要求不算低。在我们的时代,宁静安谧是奇货。不过柳比歇夫需要的宁静安谧是最简朴的一种——只要寂静和摆脱紧张任务就是了。

能力

他不是按照自己的能力去衡量任务,而是按照任务去衡量能力。他认为,有一种精神上的义务,要比保持心灵上的安全感好。

德漠克利特有句话:决定人的精神品质的,不是他的行为本身,而是他的意图。过去我不了解这个想法,也没有接受它。

柳比歇夫有很多事没有来得及做——没有搞出成果,但对我来说,主要的是他想做的事,他的意图:他这个人精神上的吸引力正是来自他的意图。

柳比歇夫通过他的时间统计法对自己进行了研究和试验:试验在写、读、听、工作、思索各方面,他到底能干多少?干多少?怎么干?他不让自己负担过重,力不胜任;他总是循着他能力的边缘前进,他对自己能力的掂量愈来愈精确。这是一条永不停顿的自我认识的道路。他为什么这样做?是为了自我修养?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自我献身?还是为了大显身手?

如果每个人都能知道自己能干些什么,那生活会变得多么美好!因为每个人的能力都比他自己感觉到的大得多。他会变得比自己想象的更为勇敢;他会变得更坚韧、更有力,更能适应环境。

激情

他深信,“一种、然而是一种炽烈的激情”会排除和谐的发展。激情妨碍人全面发展——这倒是一个令人惬意的处世秘诀。最好没有激情,这样要保险得多。什么都要有一点。似乎一切为人称道的志趣的总和就构成了和谐。似乎真的存在着没有激情的和谐一致的人。

可能这对某些人很相宜,很符合愿望,但不知为什么作者经常想起我们一些伟大的作家、科学家、艺术家的范例——他们既是学识渊博的人,又是具有炽烈激情的人,有时甚至过了头。

然而他们的激情不是狂热,而是忘我的热情,是创造性精神不可或缺的热情。

柳比歇夫既全面发展,又具有他必不可少的、独一无二的激情。两者之间的不相协调并没有妨碍他——他放弃了青年时代立下的禁欲主义的誓言,这是有道理的。

对待时间的态度

大多数人对时间都持有自己的态度,各不相同,而柳比歇夫对时间的态度格外与众不同。他的时间不是取得成就的时间。他摆脱了赶过别人,夺取第一,超越什么,获得什么……的愿望。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他对时间十分虔敬,同时又体贴入微,他认为时间对人们如何使用它并不是无所谓的。时间不是个物理概念,不是时针的转动,而好象是个道德概念。在他看来,浪费时间就好比夺走科学研究的时间,就好比滥用和抢走他服务对象的时间。他坚信,时间是最宝贵的财富,不能乱用到怄气上,不能乱用到竞争角逐或满足虚荣心上。在他看来,对待时间的态度是个道德问题。

一个人在什么地方有权使用自己一生的时间,在什么地方无权滥用。在这方面,柳比歇夫为自己订出了一些道德上的禁令,规定了使用时间的道德限度。能干的人和有计划的人使人感到他们是时间的主人。当作者随心所欲地支配自己的时间时,他体验到一种解放的幸福。这样的时间充满了光明和安宁。一天全部的时间都吸取着最重要和最本质的东西,如同绿叶的表层吸收阳光一般。

对宇宙时间或世界时间——作者不敢妄加判断;至于人类的时间,他深信人可以学会去感觉的,甚至能听到它潺潺的流逝声。时间弯过来,首尾相接,结成一个圆圈,过去的时间追过了现在的时间,如同在阿丽丝漫游的奇境中一样。在作者眼前,不断流过浪费了的、溜走了的时间,流过了白白荒废的、曾经充满了青春活力和希望的年华——这是空虚的、被吮干了的时间的残骸。

延伸阅读

道:

《幸福之路》
《少有人走的路》

术:

《把时间当作朋友》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

器:

aTimeLogger官网

其他:

三个目标(时间统计法的应用)
我的GTD方法论2.0
aTimeLogger2 使用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