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世界上最高产的作家之一,史蒂芬金的许多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当然,改编电影的质量参差不齐,有《肖申克的救赎》、《绿里奇迹》、《闪灵》这样的公认好片,也有很多烂片。花了一天时间读了斯蒂芬金的《撒冷镇》,虽然没看电影版,但在读的过程中,对电影和小说的对比有了新的看法。具体的说,是对小说和改编电影的思考。
作为不同的载体,特点不同。文字传达的信息要远比影像丰富。阅读时,每一个文字都流经你的大脑,形成一幅幅连贯的画面,丰富的意象和感官体验,让人与故事达到高度同步。而影像传达的信息要单薄的多了,而且具有可选择性,没人会仔细注意到画面上的每一处细节,大多数人只是关注故事的发展。比如下面这段:
“室内有一股味道,它从墙壁中渗出来,浓稠的如有实质。苏珊试图说服自己,那只是朽坏的灰泥,或是在破烂墙板后筑巢的各色动物积累多年的排泄物:土拨鼠,老鼠,说不定还有一两只浣熊。但实际上不止这些。这种味道比动物制造的臭味更浓郁,更有侵犯性;让苏珊想起眼泪、呕吐物和黑暗。”
这么一大段文字描述,在电影里假如有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个从左边推到右边的镜头罢了。观众们只看到脏兮兮的房间,没有更多了。想像力再丰富的人又能怎样,下一个镜头紧接着就来了,谁给你按下暂停键,让你想象一下房间的味道是朽坏的灰泥还是动物的排泄物?或许导演慷慨一些,让主角皱着眉头说了句“Damn it,啥味儿啊”。要不你根本不知道这房间有味道,更别说这味道暗示的曾经发生在这房间里的事情了。
“彻底睡着之前,他(马克,孩子)发觉自己又在思索成年人的独特之处。他们用轻泻剂、酒精和安眠药驱赶恐惧,安享美梦,他们的恐惧总是那么无趣,那么普通:工作,金钱,要是我不能给詹妮买身好衣服,老师会怎么想;老婆还爱我吗;谁是我的朋友——实在太没意思了,哪里比得上孩子在黑暗床铺之间与之共眠的恐惧?孩子只肯向其他孩子坦白,寻求完全而彻底的理解。有些孩子每个晚上都必须应付床底和地下室里的怪物,应付恰恰在实现不可及之处瞪视、跃动、威胁他们的怪物,也没听说有什么集体疗法、精神病医师或社会服务工作者来帮助他们。孤单的战争每夜上演,唯一的治愈手段是想象力的最终枯竭,又称“长大成人”。
电影可以通过人物对话和旁白来表现这些内容,比如《大独裁者》结尾的演讲,或是《猜火车》开头的旁白。但一百多分钟里,顶多一两段。再多,就影响了电影的结构,除非电影是《日落之前》三部曲那样的完全由对话组成的电影。从另一方面看,这倒说明了电影更加纯粹。它只呈现故事,把思考留给观众,可观众们哪有心思去思考呢?
角色也加大了改编电影的难度。小说里只要给角色起个合适的名字(这很重要),其他的全都被作者牢牢握在手里。角色塑造只会少,不会过。而电影角色却是不可控的,除了剧情本身所需要的以外,演员还有自身的特质:数十年的生活在脸上留下的痕迹,说话表情和声音,走路的姿势……更别说大多数电影都用名演员做主角,这就很容易让角色被演员本身所携带的信息污染。“这不是叶问吗?怎么跑来做老师啦?”,“王宝强,哈哈哈,哈哈哈……”
所以说,对于改编小说的电影和原著,要想获得丰富纯粹的体验,就去读书吧。当然,也有优秀的改编作品,但和小说相比,又是另一种体验了,也就不能用小说的视角来评价了。小说像手术刀,在情节性、气氛营造、故事复杂度和内容充实性上,自然更胜一筹。相比之下,改编电影则显得粗糙和缺乏控制。拍的不好就成了小说的剧情介绍。
照我看,对于小说改编电影,选择有三个:只看电影;只读小说;看完电影再读小说。
电影和小说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小说可以描绘细节描绘的很具体,电影则受到演员,拍摄,制片长度等的限制,这方面小说显得很自由。电影的真实感是它的优点。
同意,小说比较容易控制。
很喜欢你的文章,写得真好!
“想像力再丰富的人又能怎样,下一个镜头紧接着就来了,谁给你按下暂停键,让你想象一下房间的味道是朽坏的灰泥还是动物的排泄物?或许导演慷慨一些,让主角皱着眉头说了句“Damn it,啥味儿啊”。要不你根本不知道这房间有味道,更别说这味道暗示的曾经发生在这房间里的事情了。”
这段话更让我有画面。。。哈哈哈
很赞同这篇文章的观点,一旦看了小说再回头看电影,只剩一个空壳。
再说一遍,真的好棒!
谢谢鼓励!